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赞美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9 17: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凤山的博客 于 2009-4-9 17:20 编辑

赞美的诗
——奠彭大将军
蚌埠市福康中医工作室  
李凤山

一首赞美的诗——
硝烟里写就,直传到今日,
诗中赞美一位英雄,
赞美他横刀立马的英姿。

这首诗象嘹亮的军号,
把我带回战火纷飞的日子,
这首诗象庄严的乐章,
激起我心中绵绵的情思。

它使我想起英雄碑上的镌文,
——闪光的生命铸成闪光的金字,
它使我想起天安门广场的红旗,
——英雄的碧血浸染的旗帜!

它使我想起万马千军中
每一次炮击,每一场拼刺;
它使我想起长征路上
每一棵水草,每一片山石。

英雄啊,他在哪里?
——大山可知?流水可知?
将军啊,去向何方?
——天地作证,进了囚室!

横扫千军,他曾是
那样,大智大勇
鞠躬尽瘁,他曾是
那样,忠贞刚直。

恨不能啊,立马横刀,
再上沙场奔驰——
诛灭那几头魑魅魍魉,
是他们搅得国无宁日!

铁窗锁住了英雄的躯体,
锁不住英雄志——
满怀着悲愤倒下了,
倒在凄冷的囚室!

将军死在囚室——
无人送葬,无人扶持,
只有晚风送来人民的问讯,
送来赞美的诗!

这诗寄着深情,
也寄着一片心事;
这诗唤起怀念,
也引起人们深思——

山河呀,为什么会任鬼魅骚扰?
英雄啊,为什么竟会屈死囚室?
祖国呀,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人民哪,怎样书写这段历史?

一首赞美英雄的诗,
战火中写就,直传到今日。
只为赞美了真正的英雄,
必将万世流传,流传万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7:18:22 | 只看该作者

红高梁

红高梁
——奠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
蚌埠市福康中医工作室  
李凤山

荒原上,
山岗上,
寸草不生的
盐碱地上,
生长着
许许多多
红高梁。

没有经过
整整一个冬天
严寒的考验,
性格,不如
小麦坚强。
——有人想。

但是,风中
不折腰,雨里
不迷惘,
风风雨雨里
他们,无声地
挺着脊梁。

没有,经过
日日夜夜
水的滋养,
质地,不如
水稻优良。
——有人讲。

但是,贫瘠里
扎下根,艰辛中
拼命长.
在艰难和困苦里
他们,奉献着
生命的热量.

花儿是美的,
她们有扑鼻的香.
草儿是媚的,
她们在风中唱。
高梁不美,
高梁不媚,
冷冷的风雨里,
竟不知,
添衣裳.

萝卜是红的,
——红皮白瓤.
苹果是红的,
——半边朝阳.
高梁也是红的,
——红透脸庞,
红透心脏,
甚至,红透
每一滴血浆!

莫看他们,天天
低着脑袋,
莫看他们,天天
红着脸庞,
莫看他们,天天
不声不响。

脸红,标志着谦虚,
颔首,标志着成熟,
默默无言,标志着
他们,在思想。

思量扎根的土地,
思量承受的阳光,
思量,大地和太阳的
恩泽,应当
怎样报偿。

思量欢乐的鸟语,
思量甜蜜的花香,
思量,天地间,
一切一切的
生灵,需要
欢欢乐乐地生长,
欢欢乐乐地歌唱。

于是,他们
敞开,火一样的胸膛,
于是,他们
掬出,火一样的心脏。
于是,山泉里
涌出,火辣辣的琼浆,
于是,人世间
播下,火爆爆的希望。

种子下地,自然
就要生长
播种高梁,一定
收获高梁。

一荐高梁,或许
会被某些人
遗忘,但是
他们火一样的
生命,却在
无数人心中闪光!

我的歌,唱在
平原上,唱在
高山上,唱在
春风初绿的
盐碱地上。
唱给,漫山遍野
籽粒饱满的
红高梁……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7:19:05 | 只看该作者

喜庆乡村(二首)

喜庆乡村(二首)
蚌埠市福康中医工作室  
李凤山

花鼓

花鼓敲得心动,
花鼓敲得心热。
花鼓声声,
敲得泪滂沱!

昨日打鼓乞讨,
今朝打鼓庆贺。
紫燕双双,
戏绕新粮垛!

无题

窗前飘着几条杨柳,
青青的枝条上,
突出粒粒淡黄的骨朵。

姑娘扯过青青的柳丝,
一丝笑意,
从腮边掠过。

作伴的春风知道
姑娘想到了什么日子,
只是,不便说……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7:19:49 | 只看该作者

医庐闲话

医庐闲话
蚌埠市福康中医工作室  李凤山

            听歌

那一个月夜距今已十分久远,那一夜结识的人,那一夜发生的事,经过40年岁月潮汐的冲刷,早已失去了所有的痕迹。自从几天前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遇到了他,这一切便鲜活了起来。
他叫王忠礼,是一位在职的公务员。王忠礼是他现在的名字,当年我叫他小弟。我随采石队民工在五河县的小溪山上采石时住在香庙村,王小弟是房东的儿子,当时正在念书。小弟人很聪明,长得也漂亮,很招大人们喜欢。
那一天是农历的腊月十五。
晚上,月亮很圆,很亮。因为天冷,大家都无心赏月。几十位民工和当地的老农都窝在一处大一些的土坯房里,抽着劣质的土烟,或扯着喉咙吼着老爷们的粗野情歌,或捏着嗓子唱着扭捏的女声,从《摘石榴》、《打菜苔》,到在群魔乱舞的气氛中开唱的《十八摸》。这一切,让我这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青年医生十分地不适应,于是借着方便之机,走出这排房舍,走到了淮河边上。
月下的淮河真美。河滩空旷,细沙如银,粼粼波光揉晃着水中的满月,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卷。
“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
蓦然,一声清越的歌吟划过天际,让我为之一振。
歌声甜美,余韵悠长,如清泉,如甘酿,令我闻歌兴起,不自禁地和着歌声唱出声来。
“翻身的人儿想念恩人毛主席……”
两个不相识的人,一首全国人民都会唱的颂歌,在没经排练,没有磨合的情况下,竟演唱得和谐,酣畅,感人至深。
说是感人至深有些过了,因为在当时的河滩上只有两个唱歌的人,互相感动的只有彼此。
之后,女声一曲山野小曲,男声一曲中外名歌。此伏彼起,一直延续到午夜时分。
歌声静下来了,一个少女从河滩向村庄走去,路过我身边时,羞涩地笑笑,说:“你是医生,我认识你。”
真后悔,当时我竟忘了问问她叫什么名字,只是傻傻地呆在那里。
第二天早上,我向小弟说起此事。小弟告诉我,那个唱歌的姑娘叫包琳,就住在村头。我让小弟带我去包琳家,我想记下包琳昨晚唱过的那些令我陶醉的歌。小弟欣然。
到了村头包琳家门口,我们愣住了。
那扇用竹杆和高粱杆扎成的简陋的房门,被一根铁丝挂在了门框上,虽然把门关了,却不曾上锁。
小弟让我回去,我却要等等。门既然没锁,人肯定外出不远。
邻居告诉我,包琳天不亮就和她妈一道走了。是去讨饭,向南边去的。
“那门?”
看我还有些疑问,小弟告诉我,这里不少人家,过年到春播前都外出逃荒。家里没什么东西,门是不用锁的。
那一刻我十分失落,因为没能为那些好听的民歌记谱,因为没能见到那位美丽的歌者,更因为那位美丽的歌者竟然和这间简陋到不用上锁的茅舍、和逃荒讨饭联系到了一起!
民工们都上山采石去了,我坐在房东的方桌前提笔写下了几行小诗,记下了这段月下听歌的故事,这段人生中的小插曲:
不理丝弦不奏琴,
清歌一曲遏行云。
碧波迤逦鱼回首,
新月徘徊雁留行。
清扬宛若龙汲水,
低回分明风入林。
今生今夜疑是梦,
梦里几度见包琳。
一晃40年,小弟长大了,香庙也该大变了吧。
但愿那段让美好和讨饭联系在一起的岁月,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永远永远地离开我们。


          国手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各个运动项目的国手健儿捧金挂银,衣锦还乡,着实羡煞世人。本文说的国手,不是运动员,是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国手是朋友们的戏称,称呼中透着发自内心的尊重。
此人是国医高手。中医诊病有望闻问切之说,到他这只有望闻切,少了一问。他攻的中医儿科,古称国医哑科。既是哑科,问是没什么问头的。相交30年,他和我讲过很多中医哑科的故事。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我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以《国医哑科匡慕廉》为题的系列小说,受到卫生文学界的广泛好评。塑造匡慕廉这个典型人物时,我就采用了他在故事中提供的不少细节。
此人是丹青高手,专攻国画山水。我手上有他一张四尺中堂《黄山云峰》。画面上山、石、云、松气势宏伟,层次分明。手法上浓墨、淡墨、枯墨运用娴熟,笔力直透纸背。在文化人的书斋里挂上此人的一幅山水,满室即会充满儒雅之气。此人作画十分严谨,常常为一件作品没日没夜地工作十天半月。一幅画成,人要瘦去一壳。难怪有朋友抱怨,从此人手上求一幅精品,将是天大面子。
此人是国乐高手,专攻二胡演奏。50年来,举凡二胡名曲,此人均能演奏。不是亲眼目睹,你会当是电台、电视里播放的录音。在众多的二胡曲目中,此人钟情于《良宵》、《二泉映月》、《病中吟》这种风格的作品。听此人演奏这些作品时,会让你在当今喧嚣尘市里积累的烦、积累的燥、积累的疲惫、积累的怨忿,一扫而光,代之以无边的辽阔,无边的空灵、无边的平和、无边的宁静。听此人演奏名曲仿佛是服用平抚心灵的良药,就像严冬取暖,就像酷暑饮冰。
此人叫彭汉中,是朋友圈中众多文化名人中的隐士。我用国医高手、国画高手、国乐高手三条彩带编织这顶国手的桂冠,戴在这位老兄的头上,应当毫无溢美之嫌。
5
发表于 2009-4-9 21:40:43 | 只看该作者
老人家又来了?
请勿重复开楼, 并楼还是挺麻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ҷϢ|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湖南农大 wanantan.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ϵԭģֹδת,緢ֱؽ׷䷨,ϵ 1760816960@qq.com ǻᾡ촦
:վϽκκʽڱ̳л񹲺͹ִۣ
汾֧֣Discuz! X3.1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21:46 , Processed in 0.9386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