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7 11: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培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专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湖南省立农林修业学堂,1951年湖南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招生,1959年成立湖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88年更名为湖南农学院畜牧水产系,1994年湖南农学院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同时成立了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办学六十多年以来,学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长期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共为社会输送动物生产类、水产类高级技术人才一万四千余人,已建成具备一定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较高教学研究水平的养殖类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设畜牧科学、营养科学及水产科学3个系和1个动物科学实践教学中心;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畜牧兽医、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函授、自考本、专科专业,动物科学和水产养殖专业均为湖南省重点专业,且动物科学专业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学院学科实力雄厚,成绩卓著。现拥有畜牧学、水产学两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并设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水产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院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5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生理学和水生生物等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生,同时还有农业推广(养殖领域、渔业领域、设施农业领域)和兽医硕士(水生动物医学方向)2个在职硕士招生培养权;基本形成了本(专)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培养养殖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各类在籍学生1000余名,其中在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专科学生800余人;拥有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饲料分中心、教育部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新饲料添加剂饲喂评价机构、畜禽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和校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基地(湖南天心牧业)、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正虹集团、湖南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常德湘云、湖南正虹、佳禾农牧)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湖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湖南省“121”人才计划专家2人,“1515”学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17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十一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和湖南省重点攻关计划等课题多项,年均到位科研经费1000万元;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专利50余项;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1篇。

学院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与正虹、唐人神等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的关系,有10家企业在学院建设了企业班和奖学金。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将秉承“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为养殖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师资力量
动物科学系
(简历更新自08年,可能有出入)
柳小春  女,1936年8月出生,江苏吴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湖南省养猪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以来担任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留学前苏联,1996、2003年赴俄罗斯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科研,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领域和方向
1、猪的遗传育种——采用数量遗传、分子遗传、生化遗传、细胞遗传方法深入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选择理论和方法,开展种猪选育工作。
2、分子遗传在畜禽育种上应用——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分析不同猪种群间遗传关系,进行猪、禽的杂优预测和筛选杂优组合,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配、分子辅助保种在畜禽育种上应用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hwj@hnu.cn


张彬  
教授,湖南安仁人。湖南农业大学饲料生产与应用博士点和生理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领衔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动物科学系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态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原学会饲料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动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养猪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奶业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标准化协会理事、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府学生饮用奶工作办公室专家组组长、中国奶源升级计划(白雪计划)湖南项目区首席专家、欧盟委员会-中国政府EU-China NFMP项目特聘高级专家、农业部高级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湖南省政府科技咨询专家团畜牧水产组专家,《家畜生态学报》和《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
    ① 动物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
    ② 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科学;
    ③ 动物代谢调控与健康养殖。
联系方式
电  话:0731-4618088(O),4638236(H)  
E-mail:zhb8236@126.com,zhbin2119@sina.com


贺建华
男,湖南省益阳县人,1963年5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年7月至1994年2月在加拿大留学;1994年7月晋升副教授;1996年被选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996年10月至1999年2月在日本做博士后;1999年7月晋升教授;2001年5月-8月随中国农业部援非专家组在埃塞俄比亚任教,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2年3月-8月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被遴选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被聘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议组专家。现为生理学博士点领衔导师,校级重点学科“生理学”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单胃动物营养生理及食品营养与健康。
0731-84635348


陈斌
男,1964年9月出生,湖南省永州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点及硕士点领衔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1989年湖南农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定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7月赴俄罗斯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进行合作科研,1996年定为湖南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99年定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2003年2—9月在加拿大Dalhousie大学作访问学者,2007年受聘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
主要研究方向
1、猪的遗传育种;
2、动物数量遗传学。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087
Email: chenbin7586@163.com

张石蕊
女,1956生于重庆。1981.12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研究所所长,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点领衔人。湖南饲料工业协会理事、湖南奶业协会理事、湖南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饲料营养,重点是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应用。
电话:0731-4618177     Email:  163zsr@163.com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博士,1986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畜牧系;2003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5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从事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湖南农业大学生理学硕士学位点领衔人,自“七五”以来,作为课题主持人或主要研究成员,先后参加了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省重大项目10余项。其中“八五”国家攻关项目“粗饲料营养改进技术研究”,IFS(International Fund of Science)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B/1229-1)“中国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及其利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和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N15标记绿肥稻草氮磷钾在土壤-作物-家畜生态系统的转化循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六),“猪氮磷营养代谢机理及其调控技术与环境安全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从事畜禽养殖与动物营养生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   E-mail: fangrj63@126.com


张元跃  
男,教授,在读博士。1976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畜牧专业。1985年7月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讲师、1993年7月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1998年7月起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1999年7月起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导师,指导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000年评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领域和方向
生物统计学在畜禽科学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087
Email: yy191502@126.com


田科雄
男,1962年8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1984年7月原湖南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4年7月起在湖南农学院任教,2004年9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5月起被聘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点导师。2006年起被聘为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
研究领域和方向
单胃动物营养、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合成与饲用价值及代谢规律的研究、奶牛精料配制与配套技术研究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82
Email:  tiankexiong@163.com



高凤仙

女,1964年2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原湖南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12月湖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1999年7月晋升副教授职称;2003年5月起任特种经济动物硕士点导师。
研究领域和方向
1.特种经济动物营养
2.动物环境与生态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088
Email:  gaofx1964@163.com


曲湘勇

男,1962年5月生,博士,副教授。1980年9月至1984年6月在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6~1997年在日本滋贺县立大学作为客座研究员从事研究和学习。2000年9月攻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攻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博士学位。1984年7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从事“家禽生产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湖南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硕士生导师,畜牧生产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大方向为家禽科学。主要研究内容为家禽品种遗传资源评价、家禽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家禽饲料添加剂与饲养管理技术开发等。



黄兴国
   
男,1969年出生,动物营养硕士,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生理学博士点领衔人助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会员,湖南省动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与方向
   (1)饲料资源开发与应用:主要是微生态制剂、植酸酶、植物提取物等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生态营养:高效、环保、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技术;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与营养技术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研究。


马海明
   
男,1972年5月出生,甘肃省天水市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所所长。1996年7月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甘肃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06年10月晋升副教授职称。
研究领域和方向
    1.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猪高产、优质和抗病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机理及相关基因克隆、定位及功能研究等。
    2.动物表现遗传学研究:研究畜禽的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表现遗传修饰在畜禽杂种优势形成中的机理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等。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087
Email: mahaiming2000@163.com



邓近平
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10年“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仔猪肠道健康及功能性饲料研究与应用”获200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生猪安全生产生物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猪血多肽的制备工艺及其开发应用”获201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畜禽饲料有机磷评价方法与低磷日粮配制技术研究”获2012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贺喜
男, 1977年出生,湖南株洲人,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0年7-8月在日本鹿儿岛大学食品功能与营养基因组实验室进行高级访问研究,2011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录取为赴日高级访问学者,现担任“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侯德兴博士学术助手。主要研究方向:单胃动物营养,营养与免疫,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与配合饲料配制技术应用。
联系方式:hexi111@126.com。


张佩华  
女,1970年5月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9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农学院畜牧水产系畜牧专业;1997年,法律函授本科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2000年,硕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攻读饲料作物生产与应用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在长沙市饲料公司从事畜禽饲料配方设计与产品开发工作;2000年起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生产教研室任教,主要承担“草食动物生产”、“饲料卫生学”、“动物毒物学”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本科教学及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养殖业标准化”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草食动物生产与饲料科学。



黄生强
男,1968年12月出生,湖南省嘉禾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2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0年12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03年9月晋升副教授职称,2004年9月起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硕士点导师。
研究领域和方向
    1.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
    2.动物基因组学


沈维军
1971年2月出生,湖南省岳阳市人,硕士,副教授。1994年6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12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任教,1995年7月、2000年8月、2006年10月先后被评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职称。
研究领域和方向
    1.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加工工艺的设计、加工参数的研究、饲料加工设备的选型。
    2.加工与营养:加工过程对饲料营养的影响。
联系方式    0731-4618177


范志勇,男,1973年10月31日出生,山西省晋中市人,农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1998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导师王康宁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单胃动物营养;2004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康宁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生理调控和饲料资源开发利用;2004年7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生理调控和饲料资源开发利用。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联合培养博士后科研工作,并于200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研究领域和方向
    1.动物营养生理调控:动物采食调节机理、应激调控机制和肠道保护机理等。
    2.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猪源抗菌肽的提取及其免疫作用研究、γ-氨基丁酸对母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研究、乳源活性因子对断奶仔猪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等。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77
    Email: fzyong04@163.com


赵玉蓉   
女,1971年3月出生,湖南省澧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饲料作物生产与应用专业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04年9月晋升副教授职称;2005年5月起任动物营养学硕士点导师。
研究领域和方向
    1.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2.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3.动物营养学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77
       Email: zyr36@yahoo.com.cn


闫景彩
女,1963年10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人,学士,副教授。1987年7月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1996年2月在西藏农牧学院任教,1996年2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在2002年7月晋升副教授职称;2006年5月起任动物营养学硕士点导师。
研究领域和方向
    1.牧草及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草类植物生态种植模式研究、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
    2.草类植物加工贮藏:草类植物蛋白可食化技术研究、豆科牧草节能加工等。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77
Email: yxc300@yahoo.com.cn


陈清华  
男,1971年3月出生,湖南省邵阳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导。1992年7月原湖南农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毕业、先后在畜牧局、饲料厂、乡政府和合资酶制剂生产企业工作。2000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生,200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05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饲料作物生产与应用博士研究生,2008年6月获农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和方向
    1.单胃动物营养: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研究;矿物元素的作用机理研究及新产品的开发利用等。
    2.饲料科学: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等。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77
Email: chqh314@163.com


陈宇光
1977年10月出生,湖南省湘乡人,硕士,副教授,硕导;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教研室专职教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10年聘为副教授职称。研究方向为生猪的的现代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关键技术,仔猪的营养和早期断奶技术等。


龙江松
男,学士,讲师,1963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科院畜牧专业;1983年7月本科毕业后留动科院畜牧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动物繁殖,草食动物生产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88
Email: longjiangsong888@126.com


曹满湖  
讲师,1998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随后任教于衡东县新民中学和吴集中学;2000年至2003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动物营养、特别是禽类营养生理的研究。


钟元春
女,1968年12月出生,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硕士,讲师。1992年7月湖南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7月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2003年先后任教于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和永州市第五中学,2005年7月至今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和方向畜牧养殖场生态规划,养殖场废弃物处理。
联系方式
Email: zhongyuanchun@126.com


肖定福  
女,硕士,讲师,1977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畜牧专业;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硕士点特种经济动物疾病方向;2004年6月硕士毕业后留动科院畜牧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与疾病防治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07年9月开始在职就读于生理学点博士。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188
Email: xiaodingfu2001@yahoo.com.cn


何 俊
男,1978年3月出生,湖南省汨罗人,中共党员,讲师,在读博士,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教师。2001年6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任教,2005年9月开始,在职攻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研究领域和方向畜禽抗病与分子育种:畜禽优质基因的发掘、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克隆等以及抗病新品系选育。


蒋 隽
男,1973年11月出生,湖南衡阳人,博士,讲师。1996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起在湖南农业大学任教,2002年获讲师职称。
研究领域和方向1.动物遗传育种:畜禽遗传育种理论及其应用。
2.动物抗病育种:猪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受体相关基因克隆等。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731-4618087
Email: jiangjun1121@126.com

徐小雀、常嵩华、陈立祥、杨丹丹、杨玲媛
简历暂缺
水产科学系暂未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ҷϢ|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湖南农大 wanantan.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大ϵԭģֹδת,緢ֱؽ׷䷨,ϵ 1760816960@qq.com ǻᾡ촦
:վϽκκʽڱ̳л񹲺͹ִۣ
汾֧֣Discuz! X3.1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5-30 11:44 , Processed in 0.300385 second(s), 30 queries .

...